電動車充電樁標準問題不容忽視
按照國家規劃,2011年至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達到4000座,同步大力推廣建設充電樁;2016年至2020年,國網建設充電站目標為1萬座,建成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截至2013年底,國家電網已建成的充換電站400座,交流充電樁1.9萬臺,只完成了2015年目標的10%。
今年5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召開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設施市場發布會。國網相關人士表示,國網將全面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以及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對于個人自建充電樁,需要滿足個人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同意等條件,自建充電樁享受5毛錢一度居民電價。這也意味著充電樁建設將放開,即國家電網公司明確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
不過業內人士介紹,社會資本進入這一領域有諸多顧慮,建設投入回報周期成為一個主要問題。另外,即便社會資本愿意進入,操作起來也有困難,國內充電樁標準并不統一,不同品牌之間的充電設施并不能完全通用,給推廣帶來制約。
實際上,工信部2011年12月公布了有關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方面的幾項國家標準,這些標準被認為是電動汽車領域的基礎性法規,不過這些標準并未對充電樁關鍵部位技術參數做出規定。
地方方面,北京擬挑選部分住宅小區作為電動車充電樁安裝試點,并計劃制定出統一的安裝規范。據介紹,該項目初期會從新舊小區中挑選20-50個作為電動車充電樁試點,然后主要針對電動車的個人用戶,與物業及供電部門進行協調,以便進行通用充電樁的安裝測試,并最終根據試點的安裝情況總結出一套規范的流程規范以及住宅建設建議。